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澎湃新闻】孙文凯:今天你加班了吗?过度劳动问题亟待破解
发文时间:2020-09-05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是46.5小时,其中31.7%的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劳动时间在48小时以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就业工作活动的参与者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41分钟,其中25-29岁男性就业者平均每日工作时间最长,为8小时6分钟。对比同年经合组织(OECD)数据,OECD国家2018年周平均劳动时间为37.1小时。中国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明显远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过度劳动现象普遍。而且中国的过度劳动现象一直持续存在,如图1所示,从2010-2018年,中国就业者周平均劳动时间就一直居高不下,且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image.png

图1 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过度劳动现象的程度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明显的不同。对比图2-图5可发现,第一产业的就业者的周工作时间明显要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和制造业过劳现象十分严重,2018年这两个行业的从业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都达到了48.3小时,显著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两极分化现象突出,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这三类尤其突出,过度劳动现象极其严重,2018年这三个行业的从业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分别为51.3小时、49.2小时和48.1小时,远远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考虑到文献中对于过度劳动的衡量标准通常为平均每周劳动时间在50小时及以上,说明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中大部分人一直处在过度劳动状态中。

image.png

图2 中国第一产业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image.png

图3 中国第二产业各行业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image.png

图4 中国部分第三产业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image.png

图5 中国部分第三产业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流动人口更是过度劳动现象的重灾区。根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2017年,农民工每周平均劳动时间超过55小时,远远高于所有人群总体平均水平,同时也远远超出文献中判断过度劳动的标准(50小时)。流动人口过度劳动也能解释上文中制造业、建筑业及部分服务业平均劳动时间较长的现象,因为这些行业是流动人口就业主要部门。对于流动人口的过度劳动现象应该更加引起重视,缓解流动人口过度劳动情况,是保障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

image.png

图6 流动人口周平均劳动时间(数据来源: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及流动人口调查数据)

现有文献已经证明,过度劳动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家庭关系以及主观幸福感等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过度劳动的盛行还会造成女性就业挤出,加剧性别不平等现象。根据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而且由于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和用工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实际发病人数远高于报告病例数,亚健康人群数量可以说不计其数。职业健康不仅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在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指出我国“工作场所接触各类危害因素引发的职业健康问题依然严重,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复杂,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等问题已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在行动计划中还有针对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以及政府应采取的举措。行动计划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劳动工时制度要得到全面落实,说明控制劳动时间、缓解过度劳动现象是有效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
总之,过度劳动问题必须尽快关注并解决,不能让劳动者辛苦百年争取的劳动时间减少的权益重新丧失,不能让未来整个劳动力群体健康出现大问题。除了流动人口的人口结构问题,普遍出现的过度劳动现象还反映了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大城市过度劳动更突出)、竞争压力更大、新技术并未有效服务劳动者等问题。这些问题依靠市场力量较难自动解决,应该采用政府适当的政策手段加以缓解。这些政策包括劳动工时制度,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政策,以及适当的助推机制减少人们之间的过度竞争。

(文章来源于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