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人民日报】卫兴华:矢志不渝求真理 不做风派理论家
发文时间:2015-05-15

  卫兴华,1925年生,新葡萄8883官网AMG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初夏,叩开卫兴华先生的家门,一股书香扑面而来,从书架到几案、再到屋子的每个角落,摆的满满都是书。卫先生已90岁高龄,依然活跃在学术界,关注经济热点问题,每年都有新作问世。



  3个多小时的采访,他从童年时代谈到参加革命,从求学谈到治学,令人感佩至深的是他的民族大义和丰硕学术成就,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不变的信仰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融入生命,从未动摇过。



  解放战争期间,卫兴华曾是一名地下革命工作者。1946年,卫兴华在太原进山中学读书期间参加地下革命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被人出卖而被捕入狱。狱中,他严守党的机密,没有暴露身份。出狱后,他于1948年6月经组织安排到北平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卫兴华出生在山西五台县善文村一个农民家庭,小时亲眼目睹日寇烧杀抢掠的暴行,立志要抗日,不当亡国奴。1942年秋,他把名字从“卫显贵”改为“卫兴华”,以表抗日兴华之志。1943年,卫兴华考入进山中学。在校长、地下党员赵宗复的关怀与影响下,接受革命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开始了对真理的毕生追求。



  1948年11月初,卫兴华回到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读书。新中国成立后新葡萄8883官网AMG成立,卫兴华转读于该校经济系。1950年秋,新葡萄8883官网AMG成立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卫兴华被遴选为首批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于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读研究生的时候,刻苦研读《资本论》,没有任何辅导材料,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上课和读书。越读越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所深深折服,越读越有理论自信。”卫兴华感慨道。



  为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卫兴华在教学研究岗位上一干就是63年。他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坚持挖掘、探索、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得令人称道的学术成就:出版论著30余本,发表论文、文章900余篇,获省部级奖20多项,2013年获得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马克思经济学奖。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给了我最大的人生动力。”卫兴华说,“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文革’期间遭受到不公正对待和冤屈,还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满怀信心。我说,因为我不是从个人角度考虑,而是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得失的角度考虑。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站起来了,敢和最强大的西方国家抗衡,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共产党本是追求真理、为人民谋福利的,即使一时犯了错误,也一定能改正。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了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把对真理的追求化为个人气节,做四“不惟”学者



  “马克思主义揭示和追求的是真理,我就要用追求真理的精神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卫兴华说。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使他具有过人的理论勇气。



  1956年1月,卫兴华在《经济研究》发文纠正了苏联和我国经济学界在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加总计算上普遍存在的纰误。1959年,他在国内学界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主张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都应是商品。他还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改革开放后,卫兴华的研究工作焕发新的活力,在国内较早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新探索。比如,1980年,他在《哲学研究》发表文章,提出应突破生产力二要素或三要素论,发展多要素推动的生产力。同年,他论述应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际依据;还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间也应开展竞争。1986年,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理论,提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问题。1993年,他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针对之后出现的认识误区,他又进一步提出不能混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06年,他对混淆公有制的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的错误观点作了理论澄清。2010年,他提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应将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主要是生产关系标准)统一起来。在前些年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他旗帜鲜明地主张应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和严格论证。他始终主张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与并重。



  “不惟上、不惟书、不惟风、不惟众”是卫兴华的座右铭,“把理论作为真理的喉舌,在研究中绝不做‘风派理论家’”是他始终不渝的坚守。



  这位被同行和媒体称为“经济理论的清道夫”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多年来致力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被误解或错解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有关问题,他的观点既有思辨性又有批判性,主张以理服人,大多得到学界的认同。



  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有着63年教龄的老教师,卫兴华深深关心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思想日趋多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一些高校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出现了迷信西方经济学的现象。



  卫兴华认为,当代西方经济学有许多可借鉴的东西,但不能把它看作是完全科学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学生、年轻人不学不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学西方经济学,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传承下去,是卫兴华近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中,他坚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既教授知识,也传递信仰,这可作为一条经验。打铁还需自身硬,卫兴华觉得这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同样适用。



  他认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必须抓住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方面:一是紧跟时代脚步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科学理论回答时代和实践课题;二是培养一支学贯中西,既熟悉西方经济学又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精髓,并且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无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借鉴和评判,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阐释,都要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实际来进行,要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品格。



  谈到未来,卫兴华眼中满是希冀:“我年岁大了,虽然身体状况不如以前,但是从没想过要停止研究。希望把接力棒交给年轻人,让年轻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扬光大。”


(原文链接:http://rmrbapi.people.com.cn:82/share/index.php?itemid=10_69074&tagid=8&devicetype=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