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新华网】刘元春:经济下行区间可能将至少维持2年左右
发文时间:2010-09-26

深度解码8月反弹背后的新讯号

  尽管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向好,但相对年初市场普遍担心的防通胀问题,如何防止经济下行,可能成为未来一个阶段需要关注的新挑战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看8月份走暖的经济数据,可能需要拨云见日的功夫。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几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正呈现抬头之势。其中,工业增加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与7月份相比出现显著反弹,固定资产投资则止跌回升。

  然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虽有分歧,但主流观点仍然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保持谨慎态度。相对于今年早些时候市场普遍担心的防通胀问题,如何防止经济下行,可能成为未来一个阶段需要关注的新挑战。

  “小反弹”

  “本以为2008年和2009年最惨淡,但现在来看全年摩托车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量继续压缩已经是必然的了。”9月17日,广东省佛山市从事摩托车、汽车零配件等机电产品制造业的王先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在接到记者电话时,他刚刚从行业协会的一个聚会归来,业内交流还让他沉浸在忧虑情绪中。

  王先生所在企业生产的普通代步类摩托车,属于“人缘好”的大众货,面对的消费群体基数庞大,偏于中低端市场,但其产品本身并非生活必需品,目前国内生产这类摩托车的企业采取的经营策略多是薄利多销。

  “我们的产品对市场的景气度总是很敏感,购买力不强时,销售量就会出现快速而明显的反应。现在总体的感觉是不管外销还是内销,生意比2008年还要难做。”王先生说。目前,王先生企业的外销加内销的订单量,比2009年八九月份时还要少20%。

  在全国范围内,此类摩托车往年都可卖出1300万台以上,而今年截至目前,销售量仅徘徊在800多万台的水平。他预测,如果年底能冲到1000万台就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了。

  “微观市场的神经末梢更敏感,类似情况我们在最近的研究调查中也有所体察。2011年的日子不会轻松,尤其是前两个季度,(GDP增幅)可能仅会维持在8%左右。”新葡萄8883官网AMG副院长刘元春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8月份数据所呈现出的乐观局面,很可能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小反弹,经济在中长期的增长下行趋势并没有发生大变化。其中,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各项指标8月份出现的小反弹,主要原因是周期性因素和政策刺激,与实体经济自发性的回暖关联性不大。

  兴业银行(26.91,1.56,6.15%)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指出,周期性因素主要是各项指标去年同期基数较低,8月份数据企稳回升有较高程度翘尾因素的影响。而政策性因素,则主要是8月份开始的4万亿相关项目的督察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各地集中上马新项目的一波小高潮,相当于在8月实施了一小波刺激计划的效果。这并不能说明当前经济在需求的带动下,具有自发增加投资增产的动力。”鲁政委说。

  新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作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支柱的房地产业,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投资回暖的态势不可指望;而作为对经济增长一直起到中坚作用的其他传统产业,未来数月很可能将面临二次去库存化的风险。

  摩根大通8月报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其报告指出,中国工业企业库存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远超过预期,可能将面临一个较长时间的库存消化过程。

  去库存化曾经是2009年的主题曲。但从2010年第二季度起,随着先期4万亿刺激政策带来的巨大需求消耗了大量历史库存,并且经济形势预期企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补库存周期。

  目前,这一趋势仍在被加强。刘元春表示,一方面4万亿项目督查的背景可能使得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掀起一轮集中项目上马的小热潮;另一方面正在全国范围内上演的产业链“乾坤大挪移”,也加剧了过度投资问题,从而造成多个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

  各种合力叠加促成的产能过剩效应,很可能将在第四季度显现,进而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的压缩,使得企业和市场自发性的投资意愿进一步下降。“从短期看,未来数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将比8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刘元春预测。

  外贸的前景也难以令人振奋,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国内机构和研究人士的预测数据中,认为2011年出口同比增幅将回落至个位数的预期不在少数。

  “美欧市场收缩将成为大势所趋,而不是熬过一场危机就能柳暗花明。”上述机电企业老板王先生表示。

  “今年上半年出口的强劲反弹,主要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可以肯定,2011年贸易增幅比今年差,不会带来什么惊喜,反而会给经济平稳回升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农业银行(2.71,0.03,1.12%)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表示,将回落到何种程度,主要取决于中美之间贸易的博弈,其中的关键点是人民币汇率问题。

  美国经济恢复的艰难同样给中国出口前景带来很大不确定性。来自摩根大通的研究数据显示,美国GDP增速每1%的波动,就会带来中国出口增速5%的震荡,未来数月,中国外贸出口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0.8%到1.1%的负增长。

  从消费角度看,进入今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后,在大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将迎来一个明显的负面因素——即房地产市场现实状况带来的住房类消费阶段性的低迷,例如装修市场、家具市场等。

  “我们目前正处在经历持续高增长之后的一个内生性的下滑轨道上。2009年只是应对危机的插曲,2011年则是续写2008年的周期。”刘煜辉表示。

  这一周期本在2008年中期开始起步,但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升级,中国经济自发性的调整在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不得不暂停。随之而来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在短期内将经济迅速拉升。而市场自发性的投资需求不振和消费需求疲软带来的中长期调整,终究躲不过去。

  刘元春认为,如果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打击能够较为平稳地释放,新旧产业的交替存在一个至少一年的空档期,经济下行区间可能将至少维持2年左右。

  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的东部地区经济,已经走到了结构调整的门槛上;节能减排等政策预计将在明年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发挥长效作用;而作为未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新兴产业,大半规模尚小,部分领域甚至没有产业化,难以立刻拿下“接力棒”。

  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物价水平预期将温和上升。大部分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认为,2010年底和2011年的物价水平将保持一个温和通胀但可控的局面。

  从2010年开始,粮食价格上涨、员工工资水平整体上调,2009年十分宽松的信贷政策,成为催高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并将在2011年继续发挥作用。但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多个重要工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物价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仍然较小。

  目前,业内相对激进一些的预测将2011年CPI抬高至3%或3.5%,大部分预测值保持在5%的通胀警戒线以下。

  更大的不确定性担忧除了国际环境之外,还有房地产。

  人民币升值可能成为未来刺激房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助力。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从8月份的M2数据可以看出,在信贷政策并没有明显放松且信贷规模未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M2增幅提高隐含了国际游资正在重新“杀回”中国市场的变量,这导致在今年年底以及明年上半年,房价可能难以控制在平稳的水平,而会出现再度上扬。

  何志成分析说,如果房价出现重新抬头甚至再度大幅上涨的趋势,政府就有可能出台更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又会给货币政策带来两难。“如果为了控制房价不得不采取加息的措施,那么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利润空间,将带来更大程度的打压。”

  他指出,在经济增速仍未摆脱疲态的局面下,加息的空间很小,短期内,宏观经济需在调控资本市场和保持经济平稳的钢丝绳上保持平衡,如果拿捏不好,很可能使经济陷入短期“滞胀”的局面。

  刘煜辉则认为,主要国家目前仍然在采取大量释放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这很可能在明后年导致货币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从而刺激美联储加息。

  “如果中国对这一风险没有充分的重视,届时堆积在中国市场上的热钱,在美联储加息后很可能将集中回流美国,从而使中国资本市场泡沫面临硬着陆的风险。”刘煜辉说,“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排除经济将从短期的滞胀转入通货紧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