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证券时报网】周业安:满足市场竞争条件——适合的机制最关键
发文时间:2018-07-31

当反市场现象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那就是陌生人交往社会模式与弱竞争机制配对,进而导致价格和信息显示机制失灵,最终降低社会福利水平。所以,经济学常识不会骗人,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是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正道。


十来年前,笔者慕名某特色小吃店,去美美吃了一顿,哪知美好的感觉很快破碎:腹泻了。笔者当然明白腹泻和该特色小吃之间的关系,因为品尝了这种特色小吃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压根就没吃过别的食物,总不至于喝温水腹泻吧。假如去找店家理论,店家肯定说不可能,为啥?因为你无法证明这种特色小吃和腹泻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没法证明这段时间你没吃别的东西;其次,也没法证明这种特色小吃会导致腹泻。店家还会反问,为啥别人吃了没事?这确实还无法反驳,每个人的肠胃功能不一样,有些比较敏感,有些则比较优良,敏感的肠胃抵抗力弱,吃东西腹泻的概率就大;而优良的肠胃抵抗力强,得腹泻的概率就小些。这就说不清楚了。到头来,还是怪自己没有一副好肠胃。


生活中常常会遭遇类似的糟心之事。如何推断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除非保留完整可信的证据。问题在于,这通常无法做到,即便能做到,搜集证据的成本也太高。这大概就是一种无奈吧。如何解决这个困扰人们的难题?假如吃了某小吃腹泻了,自己知道这是小吃引起的,虽然缺乏证据去找店家讨说法,但可以用脚投票。假如可以找到该小吃的类似店铺,那么就可去这些店铺,而不必局限在那家店铺。问题是如何判断其他的店铺呢?在互联网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只能靠试错。张三吃了腹泻,李四吃了也腹泻,腹泻的人多了,一传十、十传百,这家店的口碑自然就差了。一家口碑不好的店是很难开久的。声誉机制会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只不过这个声誉机制要产生效果,得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网络渠道,也就是社会网络。这又回到人口流动性上来,假如人口流动性低,声誉机制就有可能形成,因为这种情景下正好满足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条件。


当人口流动性变大时,重复博弈的条件就难以满足了,店家欺客的成本会迅速降低,从而会导致声誉机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就显得非常关键。互联网满足了这种技术要求。在互联网上陌生人可以相互交往,针对共同的消费发表评论,这也就是网络上的点评设计。诸位在网络上购物都有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点评。当购买某物品之后,可就收到的物品和运送的服务作出评价;当该物品经过使用后,还可写追评。一般来说,追评会比较受重视,因为这是消费者的体验结果,而不是第一眼直观的结果。由此,当人们去选择一家小吃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网络的店铺评价来筛选。比如看看好评率啊,看看差评的都是什么内容啊,看看追评啊,等等。通过这些评价信息,可以初步筛选出相对口碑好的店铺。


网络评价,实际上就是一种声誉机制。国内有些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陌生人交往的社会中,互联网提供的评价制度是个有效机制,特别是差评机制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厂商做坏事的行为。只是,这样的说法也会引起争议。因为厂家可以买好评,可以雇人写好评。如何甄别好评的真伪?是互联网评价中的一个难点。单纯就某个店铺来说是很难的。陌生人的交往环境和熟人的交往环境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在熟人交往环境下,给定足够的时间,信息会逐步对称起来。而流动性强的社会中,陌生人交往是普遍形式,信息不对称就很难化解。在这种情形下,要么通过某种机制把流动性消除,重新变回到熟人交往模式;要么鼓励竞争,通过竞争机制来解决。


竞争机制在陌生人交往环境中是个核心机制。当人们无法甄别好评的真伪时,竞争对手会显示相关信息。店铺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信息的竞争。表面上看,表扬自身的产品、揭竞争对手的短,似乎不厚道,但也正是这种自利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信息披露的作用。消费者可从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足以判断店铺产品的品质。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发现价格,还能发现信息。有时候人们会担心出现恶性竞争,实际上只要是正常的市场竞争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恶性问题。如果竞争行为具有了恶性的特征,那就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了。市场竞争的前提是法治,法治环境,是厂商合法竞争的最根本保证。哪方一旦滑入不正当竞争,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说起来,市场竞争的意义对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就是个常识。只不过在现实中,市场竞争的条件未必都能满足,看似都在市场竞争,但可能竞争的机制不完善,竞争的手段不太规范,这就可能导致所谓的恶性竞争或者反竞争行为。恶性竞争听说过,反竞争是什么?所谓的反竞争只不过是形象的说法,并非规范的经济学术语。好比在一个市场上有两个店铺是相互竞争关系,其中一个店铺的人身强体壮,而另一个店铺的人体弱多病。这个强壮的人就通过力量迫使对手退出,从而让原本的竞争市场转化为垄断市场。这就是一种反竞争现象。这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常会看到。虽然降低市场竞争程度的机制多种多样,但本质上都类似,就是看似竞争的市场上,某些厂商利用这些机制转换成了寡头或者垄断者的角色。


当反市场现象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那就是陌生人交往社会模式与弱竞争机制配对,进而导致价格和信息显示机制失灵,最终降低社会福利水平。所以,经济学常识不会骗人,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是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正道。


原文链接:

http://news.stcn.com/2018/0731/144167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