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一点网】王晋斌:未来数年中国依然会保持经常账户顺差
发文时间:2021-01-21

1994-1995年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初级品贸易逆差、制造业贸易顺差的贸易结构,从此中国经济开始了依靠制造业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延续至今。这一增长模式具有很强的韧性,我们认为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然会保持顺差。

一国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传统分析方法是按照支出法来测算的。一国收入(Y)=C(私人消费)+I(私人投资)+G(政府支出)+NX(净出口),定义Y-C=S(私人储蓄),那么影响一国外部不平衡的因素包括三个部分:S-I、G-T(政府税收)和X-M。这里面就存在多种组合,政府赤字和储蓄小于投资对应的就是经常账户逆差。在这里我们无意深刻讨论该等式在开放条件下是否具备单期或者跨期的普适性,但有几个现象值得推敲。

首先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如果财政赤字能够通过货币化来解决,那么G-T的情况在等式中的作用可能就完全不同。如果财政赤字能够较大程度的通过货币化来解决,由于铸币税的收入不来自生产领域,这一部分收入是通过印钞获取的,上述一国收入恒等式将发生重大变化,除非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政府支出等额挤出私人支出。尤其是对于国际货币来说,特里芬边界很宽,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是事实。

其次,“双顺差”或者“双逆差”现象比比皆是,这就导致了使用上述恒等式推出的结果与事实可能有明显差异。即使说可能在一个长期内存在回归上述恒等式的倾向,但作为中短期的政策分析,上述恒等式意义不大。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在各种货币危机中或者货币大幅度升值的过程中,我们很难找到完整对应上述恒等式的经验证据。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事实和政策描述来说明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然会保持顺差的原因。

一、中国经济具有保持顺差的、具有竞争力的经济结构

从1995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累积。1994年经常账户顺差/GDP大约0.95%,1995年突破2%。此后虽有波动,但基本维持在1.5%以上,在2007年达到顶点7.53%(图1)。

image.png

图1、中国经常账户顺差/GDP的变化(1995-2020Q2,%)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2007年后经常账户顺差/GDP的比例不断缩小,并在2011年达到低点2.06%。观察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的数据,就会发现2018年和2019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GDP分别达到2.53%和2.95%。可见,即使是如此大规模的贸易摩擦,中国顺差结构依然保持了很强的韧性。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前3个季度中国贸易顺差/GDP为3.19%,反而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端的恢复能力处于全球前列。2020年1-11月中国贸易顺差高达4598.98亿美元。

因此,中国贸易顺差结构经受住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这与加工贸易占一般贸易比例近些年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出口产业链的闭环程度提高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出口产业链表现出很强的韧性,这种具有出口竞争力的经济结构是几十年培养起来的。尽管大疫情冲击将会改变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也不能在中短期中快速削弱中国有竞争力的出口经济结构。

二、中国未来数年的开放策略决定了顺差会持续

在开放条件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对外开放策略大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维持“双顺差”,采用极其稳健的发展模式。双顺差强调的是内敛式的发展,资金不流出或者流出规模小。这种模式强调本国经济稳健增长,培育出口竞争力,一方面获得顺差,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收益率吸引外资进入。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均是顺差。这种模式的结果是:重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货币的国际化放在很次要的位置,其货币的国际化将随着经济体量增长带来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而缓慢提升,走的是自然而然的货币国际化路径。“双顺差”格局是最稳健的开放模式:因为你的经济好,又不借人家的钱。因此,开放条件下的资本流动带来冲击的风险低。缺点是对外部经济影响力小,难以有效整合全球资源。

第二种方案是:双顺差走向单顺差,即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这种模式是保持出口竞争力获取顺差,同时积极寻求外部资源整合,资金外流寻求投资机会,资金外流的数量大于资金流入的数量。这种模式的结果是:产业链全球布局,产业链外部风险暴露较高;同时采取主动积极的货币国际化。是一种既重视重实体经济发展,又采取积极主动的货币国际化模式,因为经常账户顺差不一定能够满足大量资金流出所需要的融资,需要推行本国货币国际化,来创造本币的国际融资能力,但大量资本流出会带来汇率过大波动的风险。

第三种是折衷方案:经常账户保持顺差、资本账户逐步持平。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出口竞争力;同时不透支经常账户顺差带来的外汇盈余,保留足够的外汇储备稳定市场汇率预期,是一种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同时采取审慎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开放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集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同时规避了前两种模式中激进的产业链外部暴露和汇率过大波动的风险。

中国经济开放模式采取了第三种方案,这是一种稳中求进的开放模式。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依靠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尤其是做强、做大制造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引进来、走出去”将逐步成为一种平衡发展的常态。经常账户保持顺差,就意味着具有持续开拓外部市场的能力;具有持续保持贸易项下的国际融资能力。在这样稳健的融资能力支撑下,逐步培养出人民币的国际化融资能力,反过来降低对经常账户融资的依赖,实现稳中求进的开放发展目标。

(文章来源于一点网